Image Map
Image Map

展場活動

[影片] 台灣水產養殖的過去

歡迎各位親愛的朋友跟著我們來看展!
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台灣水產養殖的過去,展裡介紹了台灣過去發展養殖的歷史,榮景,以及後來遇到的困境,請聆聽我們團隊同學的介紹唷!
內容簡介:
1. 傳統期(1661年∼1962年):本階段是台灣水產養殖的萌芽時期,主要特徵為粗放式養殖,屬於一種「任養」 的方式,只放天然苗,不投飼料的粗放型態,從事此行業都為副業型態。
2. 基礎期(1963年∼1969年):在這個時期,相繼開發成功草鰱魚(1963年)、草蝦(1968年)及烏魚(1969年)的人工繁殖技術,這些養殖技術上的突破,奠定了日後台灣水產養殖事業發展的基礎。
3. 拓展期(1970年∼1979年):由於人工繁殖技術的運用,加上人工飼料的開發成功,相關周邊工業如水產機械、冷凍加工業的配合發展,以及養殖技術的創新等,使養殖型態由原來的粗放型式邁向集約化,經營型態也由過去的家庭式演變成企業化模式,台灣70年代的水產養殖如雨後春筍般地蓬勃發展起來。
4. 全盛期(1980年∼1987年):80年代的台灣養殖,已經開拓出國際市場,為國家爭取到大量外匯,單單草蝦一項在1987年的產量,就高達9萬5千公噸,高居世界之冠,此一時期可說是台灣水產養殖的黃金時期。
5. 衰退期(1988年∼1989年):由於受到整個大環境水質污染的影響,以及養殖管理的人為疏失,在1988年爆發了嚴重的蝦病,使得年產量驟減達2/3以上,重創了台灣養蝦事業。此外,由於水產養殖業的過速發 展而引發種種問題,諸如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、濫墾魚塭導致自然生態的破壞等,使得水產養殖在這段時期更是雪上加霜。
6. 外移及調整期(1990年∼1993年):水產養殖因遭逢病變與各種負面影響的不斷打擊,乃著手把養殖的經驗、技術及成果,以獨資、共同投資或技術諮詢的方式,積極向外推廣,尋求國外的商機,如中國大陸、東南亞、中南美洲,甚至澳洲都有臺商的足跡,產業目標亦朝種苗及養殖技術輸出為主。政策上不再增加陸上魚塭的養殖產量,進而推動循環水、箱網及全海水養殖。
7. 轉型發展期(1995年∼1999年):全海水養殖開始多樣化,包括許多鯛類、笛鯛類、海鱺、石斑魚類以及貝類之人工繁殖成功,掀起了海水魚、蝦、貝類、介類大量人工種苗繁殖熱潮,黑鯛和九孔為全盛期,海水石斑魚類逐漸嶄露頭角,政府開始在澎湖及屏東外海推動箱網養殖。
8. 永續期(2000年~迄今):2000年代起我國水產養殖已開始考慮到永續經營與環境友善的重要性,養殖技術朝向精緻化,著重種苗培育、疫苗開發、無病毒種苗(SPF)、觀賞魚蝦以及魚蝦類種魚保種。水產品開始重視消費者安全,推動多項認證制度。此外,我國持續推動動物福祉與環境保護的措施,利用全海水養殖和減少淡水使用量或開發循環水養殖技術,以解決地下水超抽的問題。
(資料來源:高職水產群用書水產概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