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mage Map
Image Map

學習專區

技職達人特寫》甜點達人賴右姍,用「心」做點心的烘焙夢

 

堅持所選,踏上夢想的起點

 

大學畢業於國立高雄餐旅大學烘焙管理系的賴右姍,目前任職於漢來海港餐廳點心房廚師,工作任務主要做西點類居多,包含蛋糕捲、慕斯、乳酪蛋糕、泡芙、餅乾;麵包類像是法國麵包、可頌麵包等。

 

她從國二接觸到食品加工技藝班,從那時便對餐飲科系有了興趣。技藝班就是「技藝教育課程」,讓國中學生做生涯探索、開展興趣的課程資源,各縣市都有開設,藉此認識高職(技術型高中)的職群有哪些內容,了解這個職群所學和未來的工作,讓自己知道是不是真的有興趣。

 

右姍笑著說:「我本身對讀書沒有很感興趣,發現有這個選擇,就去技藝班嘗試看看,從中選擇了食品加工,另外一個是建築領域。」其實右姍的在校成績維持得很好,但父母十分尊重孩子的選擇,也鼓勵她做喜歡的事。選擇技藝班讓右姍多了一個升學管道,在國中會考前,她以技藝班的優秀成績,錄取了國立員林農工的食品加工科,往自己的興趣踏出第一步。

 

學習的挑戰,調整心態繼續出發

 

「進入高中真正接觸到食品加工科後,其實跟想像中蠻多不一樣的地方。」右姍坦言,在國中比較偏向「動手做」的部分,到了高中才真正接觸食品加工科的專業科目,除了食品加工之外,讓她嚇一跳的是,食品化學的學習也很重要。「沒想到做食物還要認識化學!」她調整自己的心態:「既來之則安之,自己選的路要自己負責。」右姍也建議,要「不排斥讀化學」的人再選擇食品加工科。

 

雖然國中時右姍已經透過技藝班,大概知道自己的志向,但高中時仍對於未來大學方向還沒有決定,她的想法是「把成績維持好,這樣才能自己選擇想去的科系和學校,而不是被選擇。」

 

從理論到實作,步步奠定未來

 

「還記得高中很注重學習原料的特性,才能掌握每一個產品把它做好。」她進一步解釋說:「做甜點或蛋糕,乳化的環節非常重要,例如做乳酪蛋糕,如果油脂成分較多,就會乳化得比較完全,但因為每個配方不同,原料成分方面含水量多寡就不一定,這時就需要用多嘗試和試驗各種方式能夠讓它軟化。」而這對大學選擇就讀烘焙相關科系的右姍來說,幫助非常大。

 

「烘焙管理系在大一的時候學科類的課算蠻多,比較少實作方面的課程,而且週一到週五幾乎都滿堂。」剛升大學的右姍坦言,這跟自己想像的大學生活不太一樣,但強化理論根基對實作是有加分的。「到了大二就比較多術科的課程,加上會輔助考證照,另外系上也有管理相關的課程,像是關於計算成本、經營實務等,對於未來想創業很有助益。」在學校所學,不管是實作方面的技術,還是理論相關的知識,都是為了順利銜接職場而準備。

 

右姍補充說明,技職學校通常跟業界都會有實務上的合作資源,提供學生實踐所學的管道。「大三時候的校外實習,是一個很重要的經驗。但比較可惜當時遇到疫情,餐飲實習單位難找且期間較短,只短短四個月時間學到的東西有限。」實習後非常明確未來想走餐飲這條路的右姍,在大四時利用課程空堂時間,主動應徵原本實習單位工讀,分秒累積實務經驗。

 

學習路上的恩師,成長的關鍵

 

右姍印象最深刻和最感謝的老師,第一位就是高中的班導師:「除了上課時間外,都在忙社團和打工,所幸課業維持得不錯,班導師的教學方式很適合我。另外我會習慣學到東西轉換成筆記方式。」每個人的學習方式都不同,找到適合自己的讀書方式才能事半功倍。

 

「另一位感謝的是大學系上老師,他曾在業界知名飯店擔任主廚,他對學生就像親人長輩對晚輩一樣付出,對於學生的問題不厭其煩回答,也不吝嗇傳授專業經驗,還會自掏腰包買材料。」

 

那些廚房中的趣味與挑戰

 

問到工作上有哪些趣事,右姍笑著說,前幾年自己嘗試做過一款義大利水果麵包「潘娜朵尼」,「特別的是它的酵母是在水裡長大的,需要20度的低溫下培養,並長大到三倍大才能繼續後續製作流程,過程中麵糰發酵到卡在容器裡的時候,相當可愛。」這就是廚房和烘焙的魅力。

 

追夢之路並非都一帆風順,右姍每每面對工作的挫敗時,也曾不斷質疑是否要轉換跑道?那份讓人悸動的熱愛,讓她堅定地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。如果用一句話形容自己的工作?她說,「用點『心』做『點心』,用『心』不用『力』,只要有心,一定可以走過最艱苦的路。」

 

 

面對迷茫,努力是通往答案的鑰匙

 

餐飲相關科系畢業後有哪些選擇呢?右姍表示,領域其實蠻廣的,像是餐旅群就包含餐飲跟旅遊,可以選擇往飯店或旅行社相關,也有學長姊在食品廠從事研發、業務等工作。

 

最後右姍也對學弟妹說:「現在沒有目標沒關係,但你要把自己的能力具備好,即使不喜歡讀書也要把成績維持好,這樣才有選擇的權利去選擇自己想要的學校,而不是等著被選。」